【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】

【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·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】七三一部队的荼毒,绝不会忘!【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】 光明日报记者 金浩 张政 陆健 提起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行,浙江江山大陈乡大陈村的江春根老人至今仍咬牙切齿:这就是鬼子部队,让他失去了右腿。 抗战时期,731部队对浙江衢州进行了3次细菌战,造成30万多人感染,5万多人死亡。 衢州侵华日军细菌战陈列馆位于衢州镇。谢丹/光明影像摄 抗战时期衢州修建了大型军用机场,控制浙赣铁路。当地军民不屈的抗战意志,使衢州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。 1940 年 10 月 4 日上午 9 点左右,Air衢州城上空响起了突袭的警报。只见一架画着石膏旗的日本飞机从云端出现,从西安门到梅素坊方向来回飞了两趟,然后在全市人口最密集的水亭门附近盘旋沉没。 敌机起飞后,人们焦急地走出防空洞。我在大街小巷发现了很多麦粒、玉米、麦麸、破布和传单。调查人员还发现,水亭门附近罗汉井居民的鱼缸里漂浮着巨大的红色跳蚤…… 罗汉井五号的住户,女主人郑东香,已经怀孕,并育有一个两岁的儿子黄亚军。两天之内,郑东祥家里出现了几只死老鼠,邻居家也出现了死老鼠。 紧接着,郑东祥发了高烧,全身像刚喷出来的炭火一样烫。从炉子里充满。我的腋下出现了一个肿块,又硬又痛。郑东祥肚子里的胎儿早产了。那是一个男孩,但几天后就死了。 11月23日,郑东祥也去世。 几天之内,黄亚军就失去了四位亲人。该地区周围的居民不断因紧急情况突然死亡。所有人都被诊断为黑死病。 卫生部门检查发现,日航飞机减少的物品和跳蚤均携带鼠疫杆菌! 战后,日方披露的信息证实,日军此时在衢州投放了8公斤防疫物资,内含鼠疫跳蚤约1360万只! 一场瘟疫在衢州迅速蔓延。 11月30日,衢州成为鼠疫之地。那一年,确诊病例37例,死亡35例。第二年,超过 9,000 人死亡。 衢州当地报纸记录了这一惨状:田野里被遗弃,半夜哭声甚多,只见棺材。 1942年8月,731部队队长石井四郎率领的日军细菌战部队再次进攻衢州。这个恶魔威胁道:“瞄准返回的居民,创造无人区。” 当时,家住衢州江山七斗村的郑克伟年仅8岁。一天早上,太阳晒着我的背。两名30多岁的男子闯入郑科伟家。其中一人肩上扛着两筐年糕。 他们坐在中殿的长凳上。领导用袖子擦了擦汗,笑着对郑可伟的奶奶说:“日本兵要撤退了,我们是来接大部队的,你们这些人受苦了。”好吧,我把这个年糕分给你们一些。 ”说完,他接过用牛皮纸包着的年糕,放在凳子上就离开了。 奶奶高兴地请孙子吃年糕。第二天,郑克坐在床上上吐下泻,胃部像被热熨斗刺穿一样剧痛。 “水……水……”郑恪张开干裂的嘴唇,想要尖叫,却只能甩掉粘稠的白色泡沫。阿姨打开郑克必的嘴,喝下了混有草根的黄泥水,并打了他的背。郑可伟吐了一滩黑水,终于逃了出来。 但很多人没有。据不完全统计,十天内周边村庄已有数十人患病,其中27人猝死。他们都吃日本人提供的食物。 这些都是狡猾的日本军人,专门冒充中国军民,带来含有霍乱细菌的年糕、馒头等,“安慰”衢州常山、江山等地的群众。他们还在衢州传播带病的跳蚤和老鼠,炭疽菌在衢州传播。在田野里,把霍乱、伤寒和其他细菌放进井里…… 1944年6月26日,日军攻占衢州。疯狂的小日本人在撤退前,就在衢州各县传播鼠疫、霍乱、伤寒、疟疾、炭疽等病菌。当地再次出现传染病疫情高峰。 自发现日军进行细菌战以来,衢州地区采取了隔离、消毒、疫苗接种等措施。但受限于及时的医疗条件以及战争造成的大量人口流离失所,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。直到1948年,当地各种疫情才普遍缓解。 但细菌战造成的生物污染依然存在。有些人在田间劳作时,不幸感染了幸存的炭疽菌,患上了可怕的“腐脚病”。皮肉慢慢溃烂、死亡,散发出一股恶臭。恶臭。 ………… 抗日战争早已过去。然而,当“走进昔日抗日战场”采访团抵达衢州时,却发现日寇的恶行依然没有彻底解除他们给人们身心带来的毒害。 “该死的日本鬼子,他们让我很痛苦!”当记者在江山市大陈镇大陈村见到江春根老人时,一提到细菌战,他脖子上的青筋就凸出来了。四五岁的时候,他就患上了“烂脚”。 多年来,他只能拄着拐杖行走。几年前,在咨询了上海、杭州和当地的专家后,他的右腿接受了截肢手术,安装了假肢,终于能够行走了。很多像他一样的“烂脚”老人,经过当地精心治疗,都过上了正常的生活。 “以前我根本无法想象。”江春根叹了口气。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11月11日第04页)